一. 近江八幡
我喜歡水。
尤其是臨著山,依著林的水,我更喜歡。
或許是旱鴨子的關係,我一向喜歡山大過於海,但『水』這個元素本身我是非常喜愛的,
特別是能倒映出岸邊景色的水面,總讓我瘋狂地著迷,
而無論是涓涓細流的流水聲或波濤洶湧的海濤聲,總能讓我感到心靈平靜。
因此,這次能造訪有「關西的母親湖」之稱的琵琶湖周城市,讓我感到非常愉快。
恰好在出發前看了萬成目學老師的「偉大的咻啦啦碰」,不曉得是不是每個湖中都真藏著一尾活龍,
蔑視著小小人類對祂們的崇拜,卻同時賦予湖濱住民們扎根於湖周土地上的神秘力量。
無論如何,水,尤其是大量的水,似乎就是種神奇的生命泉源,
倒映著水上的景物,形成一個看似相近卻又迥然不同的虛渺世界,
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,若膽敢越界向前,輕輕一觸便會瞬間散成陣陣漣漪逃離到遠處。
(下載點我)
水,也孕育了人。
中國遐邇的蘇杭商人,與日本馳名的近江商人,都出身自水鄉。
撇開實務上水道便於運輸貨物的務實解析,
若說是水中的神明賜予信仰祂的居民富足的力量,豈不是浪漫的多?
或許就是這層想像,讓我多年來癡戀那分隔水上與水下的一線中的世界,
彷彿那久遠久遠前早已消逝的榮華時光,
仍藉著幾分脆弱的表面張力,刻印在水面下......
或許,在已渺無行人的小鎮的水平面下,木舟仍拉著滿船貨駛往京城,
牛車緩步在岸,商人吆喝著賣價,工匠揮汗趕製成品,
或許......
記:上二圖皆攝於日本近江八幡的「八幡崛」,倒影比實景更美,
尚未凋零的紫陽花綻放在水面下,像是有了第二條生命似的加倍燦爛,
佐上蔚藍的水色,令人神馳。
--
二. 彥根
彥根城 (下載點我)
彥根,我造訪的第三座日本名城。
相較於佔地廣闊的白鷺之城『姬路』,與少見以黑色為主色的黑鴉之城『松本』,
初見彥根城時,老實說是小小地失望了一下。
築於山丘上的彥根城佔地勢之利,易守難攻,本身倒不特別雄偉,
若是喜歡看大河劇的朋友, 倒是可在幾處庭園中熟悉的場景裡發現些額外的樂趣,
管理方也貼心地在路旁附上劇照與告示牌,讓追星而來的粉絲方便發現心儀場景的現場地點。
或許是當地老年旅客多的關係,各出口都可免費借用木杖,方便攀登樓梯使用,
我在這兒就遇見一位已七十餘的老婆婆,仍不服老的一人倚著木杖,勇健地一步一步走下樓梯。
「どこからの?」
你從哪兒來的呀?
經過老婆婆身邊時,她出聲喚住我。
『台湾からです。』
我從台灣來的~
「あ、台湾ですか、私は二十年前行きましたよ~五十歳くらいの時かな~」
阿,台灣呀?我二十年前去過唷~五十幾歲的時候吧?
然後老婆婆像是回想起許多愉快的回憶似的,開始像我講述他去過大稻埕,去過......
台灣真是個好地方阿~東西好吃又便宜......
『では、お先に行きます、気お着けてね』
那麼我先走了,路上請小心~
想想,老婆婆到台灣的時候,或許我才剛出生不久吧?
那時候的台灣是什麼樣子呢?
在日本人的老婆婆眼裡,又是什麼樣子呢?
想著想著,就覺得,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,
好像二十年前與現在,台灣與日本,
在那瞬間的一點,通過一句短短的「どこからの?」給連接起來了似的。
能學會一種外文與當地人溝通交流,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。
玄宮園 (下載點我)
彥根城旁的玄宮園。
(下載點我)
七月上旬的彥根城之夏,到了十一月會被染成一片火紅吧?
--
僅以幾張最適合製成桌布的景緻,向大家介紹受琵琶湖水滋養的滋賀之美,
此行還去了余吳,堅田與長濱,待下篇再續。
p.s. 若希望提供其他尺寸的桌布,請留言告知希望的尺寸,
因為平日上班繁忙時間不足,編輯照片僅為個人小小的生活樂趣,
只能先挑最多需求的尺寸製作:)